分数,是个枯燥的数据吗?
营口存志八年级,数学成绩一年半时间平均提升42分,数学教师姚军、郭建康。
建校初期招收的这级学生,基础搁在这儿:差!
忘不了,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,数学平均分67.45,优秀率0,及格率42.5%,
一年半后的今天,这次期末考试平均分109.45,优秀率20.51%,及格率87.18%。
这样的“存志速度”绝非偶然。镜头回放,上次期末考试前夕,郭建康老师阑尾炎手术,为了学生考场的正常发挥,拖着吊瓶来操场给孩子们鼓劲。姚军老师这次期末考试前一个月,不离教室,全天陪伴着学生,早6:00到校,晚10:30后才离校。
早读前的5分钟,定时练习,每日五小题,立即批阅,马上落实,一坚持就是75天。两位老师,走廊研究,回家的路上研究,教室后的办公桌前研究,食堂餐厅里研究……
姚老师在选题组卷等战术上把控,郭老师在复习方略上献计献策,彼此毫无保留。宛如解放战争时刘邓大军取胜的战役一样,“数学战役”也一个接一个,“胜利”也一次接一次。
八年二班姜俊伊,从去年的数学68.5分,提升到了128分。提幅最大。八年一班孙浩翔,从82.5分,提升了45.5分,到了128分,特别是找到了学习数学的门路。八年二班安姝霖,此前的大型考试中,数学从没及格。“我现在做题,有思路了,速度比以前也快了。”她去年期末58.5分,这次是102.5分。这原本是数学学习上的“困难户”。
八年一班李悦琦是个优秀学生,之前的数学考试总是失15分之多,这次全校第二名,仅失分7.5,取得了142.5分的好成绩。八年一班的张晓萌、张璐涵,八年二班的王驰宇、俞政民、刘千毓等同学均提升45分以上。
八年二班在分析完试卷后,一位同学哭着找到了姚军老师:“老师,我们真对不起您,您选中的组合型选择原题,我们班竟有21人错了,如果我们认真听课,平均分又将提升0.79……”
考后,姚军老师淡淡的说:“其实分数本身只是个枯燥的数字,精彩的永远是背后的故事。”
问:分数,是个枯燥的数据吗?
“精彩的永远是背后的故事”,说得真好。